教育部“五项管理”见成效 76.2%中小学生睡眠时长达9小时
本报北京12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五项管理”落实的相关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会上指出,调查显示,秋季学期有76.2%的学生睡眠时长达到或接近“小学10小时、初中9小时”的规定要求。
“五项管理”,指的是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是确保“双减”落地见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行动。值得关注的是,“五项管理”的成效已经逐渐显现。
吕玉刚介绍,全国98.7%的学校建立了睡眠状况监测制度,96.1%的小学和97.4%的初中上午开始上课的时间,达到“小学不早于8:20、初中不早于8:00”的规定要求,少数地区因为时差原因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作息时间。另据由7714万份家长无记名完成的问卷调查显示,秋季学期有76.2%的学生睡眠时长达到或接近“小学10小时、初中9小时”的规定要求,比2020年底有关调研结果有较大提升,“大概提升了36个百分点,过去是40%左右的学生达到或者接近这个要求”。
在手机管理方面,目前有99.8%的学校严格执行了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不得带入课堂的规定,91.8%的学校设置了专门的手机保管装置。学校普遍提供了学生与家长必要时紧急联络的通道,秋季学期普遍做到了不再用手机给学生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在读物管理方面,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介绍,截至12月20日,全国99.9%的中小学已按照《管理办法》开展了相关工作,有99.63%的学校已按照《管理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校园图书进行了清理,共清理不适合孩子阅读的问题图书5000多种。
在体质健康管理方面,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一级巡视员郝风林介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其中,优良率由2016年的26.5%上升至目前的33%。各学段学生超重和肥胖比例、视力不良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2月23日 03 版)
标签:
相关阅读
-
节前看消费 | 安徽桐城:库区冬捕忙 ...
这几天,安徽桐城市牯牛背水库开始冬捕起鱼,让我们跟随记者镜头,... -
节前看消费 | 安徽歙县:红红顶市酥 ...
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在安徽歙县,当地的特色糕点红红的顶市酥进入... -
辽宁大连:密接28人目前核酸检测结果均...
1月12日0时至24时,辽宁省新增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当地迅速开展了... -
河南安阳林州市今天7时起开展第三轮全员...
河南安阳林州市今天(1月13日)7时起在林州全市范围内开展第三轮全... -
河南:发放应急运输通行证 保障重点物...
目前,河南面临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疫情的双重挑战,疫情波及7... -
从“您扫这儿”到“我扫您”,天津二筛...
12日中午12时,天津启动第二轮全员核酸筛查。记者在和平区天津市第...